AS电玩希望小学变身皮革厂 让慈善何以为继
发布时间:2025-01-13 13:59:16 次浏览
AS电玩一生省吃俭用,所有积蓄都捐建内地学校的港商吴康民怕是没有想到,他当年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,而今已变成皮革厂……
“我是穷书生,一生积蓄都捐到内地建学校。”,吴康民说。1996年他向广州某村捐建一所希望小学,一次性捐助20万元,建校的不足款项由当地政府解决。15年来他两次探访学校,最近一次是2008年,当时一切正常。今年初吴康民从友人处得悉该小学已停办,校舍转租给皮革厂,租金每年4.5万元。近日吴康民亲自到学校查证此事,但见学校招牌虽然未拆除,但内里一片乱象,昔日操场变成了简陋仓库。这所寄托着捐赠人对当地教育深厚而淳朴感情的希望小学,在未经捐赠人知晓及同意的情况下,相关部门私自将其变身工厂,从情理上实在难以说通,潜在的影响更会波及到社会公众对于慈善的热情。
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是希望小学兴起至繁荣的时期,不少地方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下建设了希望小学。当年希望小学的建立,为广大偏远贫困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知识与文明,满足了孩子们上学的愿望,对贫困地区文明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。然而,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,民工子女入城就学人数增多,乡村学校的学生则正逐渐变少。在这种情况下,乡村希望小学继续生存下去所面临的困境也就凸现出来AS电玩。于是,有的希望小学撤并整合,有的盲目转型,有的则直接被废弃。
毫无疑问,希望小学被废弃或者转型,既充斥着无奈,也有其道理。但是AS电玩,从另一个方面看,由于希望小学的特殊性质,这样做实不利于现代慈善的发展。虽然希望小学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,但是凭着捐建者的一片慈善之心,相关部门也应该持着“感恩”的态度,积极看待并优先支持希望小学的发展。即便确实不能做到这一点,需要“转型”,也需按规范的路线来走,必须考虑捐赠人的意愿,并征得捐赠人的同意,同时转型身份也应尽量符合希望小学的文化形象,比如将希望小学尽量用于社区活动所、文化广场、图书馆,等等。这既是对捐建者、对慈善之心的尊重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化教育的尊重。那些毁弃希望小学或改变其本质用途的做法,只会伤害慈善者的心,伤害职能部门的公信力,从而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。
此外,在随意转变的不当行为背后,相关部门冷对慈善捐赠并暗地牟利的态度,不免让人担忧。在希望小学开满神州的当前,希望有关部门能善待这些慈善者的善心,为正在前行的中国慈善事业添一把火、送一份力。